多方助力 共同普及海上文化

2016年05月05日

  

  庄伟鸿
  欧尼尔董事总经理


  本刊:欧尼尔在展会现场带来了两场新品发布会,请详细谈谈。

  庄伟鸿:Sessa F42是去年七月刚刚全球发售的新型号,当时在戛纳游艇展现场已经获得不少订单,陆陆续续赶在今年夏天在我们总部深圳交接。这几天很多北方客户过来看到这个艇都很喜欢,它的做工设计别具特性,性价比也很高。

 


  Gardy-white 335是一艘在美国很出名的顶级钓鱼艇,现在我们的客户越来越喜欢专业的钓鱼艇,美国钓鱼艇的安全系数是全世界最高的,甚至高于行业标准,即使把它切成两半都不会沉,所以在市场上有很多注重安全的客户会选择它。


  本刊:2016年欧尼尔在经销商的布局方面有什么新的计划吗?

  庄伟鸿:我们会发展一些小型运动品牌,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需求量,需要更多的经销商去提供售后等服务,以及销售渠道,所以我们的中小型游艇会以经销商为主;而大中型游艇还是以我们“直接销售+少数代理”的形式运作,因为我们都是和厂家直接联系,服务这块,我们有自己的售后服务人员。
 

  本刊:欧尼尔的产品种类十分齐全,其中水上运动产品和游艇设备方向的比重是否有所增加?

  庄伟鸿:如果单从经济收益来说,水上运动产品和游艇设备给公司带来的收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,但他可以带动更多喜欢水上运动的客户。特别是有的客户买了游艇之后不知道在海上怎么玩,我们就可以给客户提供一项增值服务。
 

  除此之外,我们会和一些游艇俱乐部,游艇会,专做水路比赛海上运动的公司合作,共同推广海上运动文化。

  面对大多数船东和爱好者,我们会举办一些小型帆船比赛,由我们的俱乐部培训,包括对小孩子的培训。也可以结合水上公园等设备做一些水上娱乐项目的比赛,我们有一些和旅游景点相关的项目也会逐渐展开。


  本刊:全球游艇市场逐渐回暖,您有感受到中国客户的心态变化吗?

  庄伟鸿:现在的客户都越来越专业化,有些客户会买一艘小型的艇在湖泊里玩,再买一艘在海里玩,他会将功能性进行区分,所以不同类型的艇在国外都会有它的份额,国外一般是从购买小艇,到购买中艇,再到购买大艇。以前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相反,都是先买公务招待的大艇,现在人们看展会多了,能清楚表达自己需要的艇,是出于真心喜欢的,方便家人和朋友才购买的。这是一个过程,我觉得这也是中国市场慢慢接近世界市场的方向。
 

  本刊:根据您本人的经历,是否感受到游艇文化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已有很大提升?在环保方面有什么可以跟我们倡导的?

  庄伟鸿:我以前在美国生活,那里有很多公共泊位,可以免费停泊船舶,船也可以随意下水。可能中国这方面的限制比较多,我希望政府可以考虑逐步开放水域,这样可以培养一帮热爱水上运动的人,也能让更多人爱上周末带着家人去水上玩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 


 
  中国目前还是工业污染大于海上污染,毕竟中国人享受海上生活还只是刚起步,但随着游艇慢慢增多,注重海上的环保意识就特别重要。国外从小孩子开始培养海上运动,是让他们知道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玩的地方,不然就没有地方玩。在中国则相反,很多人觉得这个湖泊我一辈子都不会去用,所以随意地扔垃圾,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危害。所以这也提醒我们普及海上文化刻不容缓,让更多人从小养成注重环保的意识。


  本刊:上海游艇展有什么特别吸引您的地方,也请透露您的建议。

  庄伟鸿:上海游艇展历史悠久,优势是地理位置,可以吸引南来北往的客户来展会,对品牌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。我本人参加过很多国内外的展会,国外很多展会是由政府来主导推广,因此成本更低,而中国政府仍然觉得游艇是老百姓玩不起的奢侈品,所以不愿意介入,这就导致参展费用降不下来。其实游艇代表的只是一种水上运动,我们应该多方合力普及这种生活方式。